close
標題:
北區的十個景點
我要下面十個景點的結構、顏色、意義、有關的故事。 1.禾坑私塾鐘蓉書院 2.龍躍頭 3.龍山寺 4,長山古廟 5.鹿頸紅樹林 6.蓬瀛仙館 7.雲泉仙館 8.松嶺鄧公祠 9.荔枝窩客家村 10.八仙嶺及春風亭。
最佳解答:
雲泉仙館 歷史 :一九三八年,日軍蓆捲廣州地區,駐兵西樵山。抗戰期間 , 香港淪陷, 交通阻塞,其弟子未能返南海西樵山祖館賀誕參拜,故在香港設立分館,以接續道教活動,及救濟施賑善舉。 特色:館內以仿古宮殿建築群為主體,更有石林、荷花池、湖心亭、呂祖字碑、道德經臺樓榭、齋堂等。自1986年起,每年秋天更舉行菊花展,吸引市民一家大小前來賞菊。 為不牟利有限公司 ,一切館務由值理會負責執行 。一九七五年,購入粉嶺坪輋新館址 ,至一 九八六年擴建「純陽殿」落成,並舉行第一屆菊花展,從此香火日隆,其後每年皆有舉辦菊展。 中英街 歷史 :中英街本名中興街,原來是一條乾涸的河道。1898年當英國租借新界之時,以潮漲時河流的最高水位作為兩地的分界線。不過,由於沙頭角一帶的河床比較淺,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已經完全乾涸。當時,港英政府並未限制居民往返香港與中國內地,所以河床變成了一條天然的街道,商店都紛紛在河床兩岸設立。 特色:由於中英街位於香港邊境禁區,香港人要進入中英街,必須事先申請通行證。過去從深圳邊界方面進入中英街比較容易,但後來為了有效打擊跨境走私活動,華界方面亦加強了管制外人進入中英街。 意義: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深圳市共管,為陸上邊界一部分。街上中央豎立了界石,標明香港與中國大陸的分界。 龍躍頭 龍躍頭位於香港新界粉嶺聯和墟以北,龍山山腳,麻笏河以東。俗名龍骨頭或龍嶺,該地有山名龍躍嶺,相傳有龍跳躍其間而得名。 龍躍頭是新界五大家族之一鄧氏的聚居處,鄧族原籍江西吉水。鄧季琇(外號松嶺)於元朝末年遷移到龍躍頭,開村(即老圍)立業至今歷800多年,因子孫繁衍而在附近另立村莊,成為現時的五圍六村。龍躍頭的五圍是指老圍、麻笏圍、永寧圍、東閣圍(或稱嶺角圍)和新圍(或稱覲龍圍),六村則是麻笏村、永寧村(或稱大廳)、祠堂村、新屋村、小坑村和覲龍村,五圍六村給沙頭角公路從中分隔。 新界鄧氏是中原士大夫之後,在晉永嘉年間因五胡亂華而南遷,次第經江西吉水、廣西南雄、廣東東莞等地移居到寶安。寶安鄧氏始祖鄧符協於宋徽宗崇寧四年(1105年)進士及第,獲授陽春縣令,官至南雄倅。卸任後舉家落籍寶安岑田退隱田園,建立「力瀛齋書院」,教化一方。再傳四代分為五大房:元英、元禧、元禎、元亮及元和,在東莞興建宗祠「都慶堂」,設置祠產。隨年月推進,各房子孫開枝散葉,分散到東莞、茂名,甚至廣西一帶。元禎及元亮兩房人丁興旺,子孫大部分留駐寶安(後成新安),元禎一系聚居在元朗屏山一帶。而元亮一系除第二房(鄧杞)遷居東莞石井外,其餘各房分佈於新界的龍躍頭、錦田、廈村、大埔頭、萊洞等地。鄧元亮號銑,正六品承德郎,曾任江西贛縣縣令,相傳在靖康建炎間提兵勤王,在亂軍中救出南逃的「幼宗姬」,後將她許配給兒子鄧自明(號惟汲),原來此女是高宗之女、孝宗之姊。光宗即位後,終尋獲其下落,以「皇姑」相稱,追封鄧自明為「稅院郡馬」,並賜地於東莞。皇姑生有四子:林、杞、槐、梓,長子鄧林獲授「迪功郎」,其餘三人為「舍人」。林和杞隨母遷居東莞莫家洞,槐和梓留守寶安。皇姑終年87歲,卜葬於東莞石井獅子嶺。南宋覆亡,元朝統一天下,對前朝遺臣加以迫害,以宋室自居的鄧氏首當其衝,長房鄧林之曾孫鄧季琇(號松嶺),乃四兄弟中的老么,為人耿直,遭迫害變得一無所有,隻身離開東莞,潛逃到龍躍頭圖謀發展。鄧季琇胼手胝足的開墾,開闢了百多畝良田,更將彭氏逐離龍躍頭。鄧季琇中年喪妻後,直到60歲才在龍躍頭續弦再娶,晚年得兩子,只有實安一子存活。明朝洪武年間,國是初定,在全國進行丈量土地以明徵錢糧,鄧季琇被東莞伯何真誘騙,將名下的土地用何真的名義申報以獲取豁免賦徭,當朝廷核實地權時,何真將全部土地侵吞。其後何真因一宗叛逆案被株連,鄧氏才得以收回原有的土地,但鄧季琇早已作古了。 廖萬石堂 廖萬石堂位於香港新界上水上水鄉門口村與中心村之間,為上水廖族最大的祠堂,建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清光緒十七年曾經重修。「萬石」之名相傳廖氏遠祖廖剛及其四名兒子先後於北宋時出任高官,每人俸祿各二千石,合一萬石,後人遂將祠堂命名廖萬石堂以為紀念。 結構特色:廖萬石堂位處龍脈之首,萬石挻拔,翠竹環繞,龍氣集中,分瀉兩旁,廖族於東西方分建顯承堂(應龍廖公家塾)及明德堂(應鳳廖公家塾)兩所分祠。廖萬石堂是傳統三間三進二院式建築,三進分別是前廳、過廳及後廳三部分,分別座落在不同高低的台基上,廳堂由兩個天井分隔。前門外築有照壁(風水牆)以阻擋太陽直射祖先木主,又有風水擋煞的作用,門前有廣闊的院落。大門是褐色,因按《大清律例》老伯姓是不可用朱紅色的大門,門上有門神及如意、吉祥的銅鋪首,大門兩側設有鼓臺,大門兩旁的牆壁用紅粉石製成,具防潮的功能。屋頂以青色瓦片鋪蓋,屋頂之下有精美的木雕簷板,正脊以灰雕和一對鰲魚裝飾,承托的七架樑及斗拱雕刻精美,下以石柱及木柱支撐,整座建築物滿佈華麗的彩塑、木刻、壁畫及泥塑。第一進為「前廳」,台基相對較低,用於接待客人及擺放雜物。前廳正中是由一對高門組成的「檔中」,用以保障祠內私隱,只有在貴賓光臨時才「大開中門」。第二進為「過廳」,上有「澤綿萬石」的牌匾,是議事、慶祝、宴會的地點。中央有四支直柱,內裹稱為「明間」。過廳兩旁的頂部繪有壁畫及詩詞。神龕設於「後廳」,台基最高,供奉祖先牌位,中堂(正廳)上座供奉宋丞相大學士廖光景,中座供奉上水鄉開基祖廖仲傑至四世祖,排列次序是左昭右穆,下座供奉中霤之神。兩翼為「配賢祠」及「配享祠」,分別供奉有功名的祖先及對建祠有功人士的靈位。 用途:每年二月初二鄉中父老齊集廖萬石堂中舉行春祭典禮,春祭後在祠堂外「分豬肉」。下午的盤宴在後廳舉行,只有廖族61歲以上的長者方可參與。平日則用作議事、飲宴、婚喪喜慶等用途,是鄉中社交活動的中心。祠堂必須早晚上香,族例由族中年長男性負責,現已改由上水鄉鄉公所承擔。廖萬石堂近年已定時對外開放給公眾參觀。 鏡 蓉 書 院 鏡蓉書院是少數專為教學用途而建的書室,位於沙頭角上禾坑的客家村內,是該 區李姓客家人於清初建成。初期僅是一所供二、三十人就讀的私塾,至乾隆年間(一七三六至一七九五年)始再行重建,改名為鏡蓉書屋。由於專供教學之用,所以建築頗為簡單但實用,建築物只有兩個廳堂和閣樓,分別用作課室和宿舍。 書屋外形呈長方形,牆身用青磚砌築,屋內用未經燒製的泥磚和夯土作間隔。書 屋於一九九一年被列為法定古蹟後由政府進行全面修復工程,現已開放供市民參觀。 蓬 瀛 仙 館 蓬瀛仙館建成,所以祀全真宗龍門派。仙館源起於自修龍門正宗道人何近愚、陳鷥楷與廣州三元宮主持麥星階道長昔年同遊香江,訪粉嶺安樂村本立園主人李道明,其間遙見眾山疊翠、環繞萬松,地名為雙魚洞、百福村。於朝曦初照時,半山中有五色祥雲浮起 ,有如天然仙境。其 時彼此因感世道之淪胥,此身之遲暮,非尋得淨土無以助潛修。非提倡道教無以挽頹俗,乃發起創建龍門正宗道觀之議。回省後,約同道友梁綺湄、周朗山、蘇壽祺、蘇耀宸、阮禪卿等湊集巨資,籌款購地,向道友馮耀卿戚友讓得雙魚洞山麓,建築道院取名蓬瀛僊館。初期供奉太上老君,純陽祖師,繼後加增供奉邱長春祖師。從此開啟玄宗,闡道揚經。 建館初期,房舍零落,設備簡陋,後得道董阮禪卿、蘇耀宸助以巨款,於一九二九年歲次己巳, 築建東齋為靜室,作修道之所。又於一九五一年春增建西齋,同年冬羅宗虛道長將其靜室讓回仙館,更名南齋。數年間,再增建梅、蘭二亭,俾遊人作遮陽避雨之所,設永思堂俾後人追遠。此其時僊館已為最具規模之香港道教叢林之一。 一九五零年歲次庚寅,採用理監事制,管理道觀,隨即向政府申領得後山地段,增闢園林,在一九五二年歲次壬辰,道侶集資建八角樂善亭 一九五四年歲次甲午,道長張玉階捐建積厚亭。一九五五年歲次乙未年,同人倡議建蓬萊閣、喜雨亭。一九六五年歲次乙巳冬道長麥從福哲嗣捐資建從福亭以紀念先德。一九六六年歲次丙 午,館友踴躍捐輸設建明臺。此時起,蓬瀛僊館由一所私人潛修之道堂蛻變進展為政府註冊不牟利慈善及宗教團體,繼後更修改章則,兼收坤道,建設坤堂,俾女道侶得以入駐潛修功果,更擴建永思堂入祀先靈,建永樂堂、永福堂、積厚堂、先悟堂、永念堂等安厝骨灰龕,歲時誦經禮懺,庶使陰安陽樂。
其他解答:
雲泉仙館 歷史 :一 九 三 八 年 , 日 軍 蓆 捲 廣 州 地 區 , 駐 兵 西 樵 山 。 抗 戰 期 間 , 香 港 淪 陷 , 交 通 阻塞 , 其 弟 子 未 能 返 南 海 西 樵 山 祖 館 賀 誕 參 拜 , 故 在 香 港 設 立 分 館 , 以 接 續 道 教 活 動, 及 救 濟 施 賑 善 舉 。 特色 :館內以仿古宮殿建築群為主體,更有石林、荷花池、湖心亭、呂祖字碑、道德經臺樓榭、齋堂等。自1986年起,每年秋天更舉行菊花展,吸引市民一家大小前來賞菊。 為 不 牟 利 有 限 公 司 , 一 切 館 務 由 值 理 會 負 責 執 行 。 一 九 七 五 年 , 購 入 粉 嶺 坪 輋 新 館址 , 至 一 九 八 六 年 擴 建 「 純 陽 殿 」 落 成 , 並 舉 行 第 一 屆 菊 花 展 , 從 此 香 火 日 隆 , 其後 每 年 皆 有 舉 辦 菊 展 。 中英街 歷史 :中英街本名中興街,原來是一條乾涸的河道。1898年當英國租借新界之時,以潮漲時河流的最高水位作為兩地的分界線。不過,由於沙頭角一帶的河床比較淺,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已經完全乾涸。當時,港英政府並未限制居民往返香港與中國內地,所以河床變成了一條天然的街道,商店都紛紛在河床兩岸設立。 特色:由於中英街位於香港邊境禁區,香港人要進入中英街,必須事先申請通行證。過去從深圳邊界方面進入中英街比較容易,但後來為了有效打擊跨境走私活動,華界方面亦加強了管制外人進入中英街。 意義: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深圳市共管,為陸上邊界一部分。街上中央豎立了界石,標明香港與中國大陸的分界。|||||.南區 社區簡介 南區位於港島南部,面向太平洋,面積達四千公頃,幾佔港島之半。東起大浪灣,西迄薄扶林,包括石澳、大潭、赤柱、舂磡角、淺水灣、黃竹坑、香港仔、鴨洲等地。 南區不少地方都有悠久的發展歷史,中國古籍早有記載南區部分地方名稱,如明朝郭棐編撰的《粵大記》中,所繪沿海地點已載有赤柱、香港等名字。不少古籍更以赤柱、大潭、香港圍(即黃竹坑舊圍)等名字稱呼香港島,可見南區一帶在古代的發展比港島其他地區較佳。 在香港開埠以前,赤柱人口最多,經濟較繁榮,而且,不少外國商人、水手亦是從那裡登陸,故於開埠初期,英國人曾計劃以港島南的赤柱、香港仔和黃竹坑一帶為發展基地。根據在1841年政府所刊登的第二號憲報,赤柱曾被稱為「香港島的首鎮」,可見赤柱當時已有極重要的地位。惜赤柱一帶土地狹少,且有海盜威脅;更重要的是當時井水不潔,更有疫症蔓延,故此英國人決定轉往港島北岸填海發展。 時至今日,雖然南區各處亦成為發展現代工商業和住宅的理想地點,但大部份天然優美的環境和原始風貌仍得以保存,故南區可算為香港其中一個極具特色的地區。 大學堂 樓高三層的大學堂位於薄扶林道一四四號,聳立在一個草木茂密的小山丘上。這一座新哥德式建築物建於港督羅便臣(Hercules Robinson)在任期間(1862-1866),原名「德格拉斯堡」,由許多方形大柱和長廊組成。香港大學於1956年改裝為學生宿舍;稱為大學堂(University Hall)。1995年港府宣布將這座建築物劃為法定古蹟。至今這座堡壘式建築物的歷史已超過一百三十年,仍巍然屹立如昔,並且成為薄扶林區以至整個南區一座極有特色的西式建築。 交通 前往大學堂,可在機場鐵路中環站巴士總站附近的民耀街巴士站,乘坐前往薄扶林道的7,71,91或94號巴士;亦可在地下鐵路金鐘站對面的太古廣場的巴士站,乘坐37A,40或40M號巴士,於薄扶林水塘道巴士站下車。 薄扶林水塘/薄扶林郊野公園 薄扶林水塘一帶景色優美,扶林曲徑就是處於薄扶林一帶叢林間的小徑,當中更有小徑供遊人由中環徒步前往香港仔一帶。 交通 前往薄扶林水塘,可在機場鐵路中環站巴士總站附近的民耀街巴士站,乘坐前往薄扶林道的7,71,91或94號巴士;亦可在地下鐵路金鐘站對面的太古廣場的巴士站,乘坐37A,40或40M號巴士,於薄扶林水塘道巴士站下車。 香港仔水塘/香港仔郊野公園 香港仔水塘是港島四大水塘之一,於1931年建成,位於香港仔水塘道,分為上水塘和下水塘兩部分。鄰近香港仔郊野公園,風景優美,是旅遊人士的好去處。由於香港淪陷期間,區內的林木受到嚴重的破壞,所以水塘區現今所見的青翠林木大多是戰後才種植的。在香港仔郊野公園內設有遊客中心,介紹園內自然生態和歷史,園內更有健身徑、自然教育徑和二次世界大戰遺跡。 交通 前往香港仔水塘/香港仔郊野公園,可在機場鐵路中環站巴士總站附近的民耀街巴士站,乘坐前往香港仔水塘道的7號巴士,或於地下鐵路銅鑼灣站附近的軒尼詩道巴士站,乘坐76號巴士,亦可在地下鐵路銅鑼灣站附近的駱克道,乘坐4C號公共小型巴士前往石排灣巴士總站,下車步行出漁光道,然後沿香港仔水塘道向上步行五分鐘便可到達。 香港仔避風塘 香港仔原為一個傳統的漁村,而香港仔避風塘一直以來都是本地漁民的庇護港,遊人可嘗嘗乘坐舢舨的滋味,在港灣內一遊。大小不一的船隻不但在風暴襲港時到避風塘暫避,還會在農曆新年和傳統節日時,例如庇祐漁民的天后寶誕期間,匯集到來。每年農曆五月端午節,龍舟競渡亦在這裡舉行;傳統認為,熱烈的競賽和祭禮可以趨吉避凶。 交通 前往香港仔避風塘,可於中環交易廣場、地下鐵路金鐘站附近及九龍的蘇屋村分別乘搭70、70M或970巴士,亦可於華貴村、深灣及堅尼地城(北街)分別乘搭51、59或58專線小巴抵達湖南街巴士總站,通過行人隧道到達。 香港仔天后廟 位於香港仔大道一百八十二號,由香港仔漁民於清代咸豐元年(1851年)集資興建。 天后是廣東福建沿海居民最崇奉的神。漁民揚帆出海前都會到天后廟進香求福,而滿載歸港時亦會前往天后廟答謝神恩。為了方便漁民參拜及使天后像面海,眷顧漁民,天后廟大都處於海邊,背倚小坡。香港仔天后廟亦不例外;然而,由於填海發展的關係,香港仔天后廟現已遠離海邊,四周亦已成為繁囂的街道。 廟內保存了不少清代文物,其中最特別者是一個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鑄造的銅鐘,是漁民出海捕魚時撈獲而轉送該廟的。農曆三月廿三日天后誕,香火特盛,更有舞獅和奉獻燒豬等儀式。1961年英國雅麗珊郡主來港訪問時,也曾到該廟參觀。 交通 前往香港仔天后廟,可於中環交易廣場乘坐70號巴士,或乘坐由九龍蘇屋開出的970號巴士,亦可於華貴村、深灣及堅尼地城(北街)分別乘搭51、59或58號專線小巴,抵達湖南街巴士總站後,步行約五分鐘即到達。 鴨洲洪聖古廟 位於鴨洲的洪聖街,是香港仔及鴨洲一帶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古廟。該古廟建於清乾隆三十八年(1733年),為本地居民所建。傳說順德陳村的罟棚漁民,認為能遠航至香港一帶作業,實有賴海神洪聖大王的庇佑,於是委託勘輿家在鴨利洲覓風水佳地,建立洪聖古廟,祈求漁民出海平安。 廟內除供奉主神洪聖外,尚配祀觀音和關帝。該廟至今仍保存不少珍貴的歷史文物。如乾隆三十八年鑄造的一口鐵鐘、光緒十四年製造的祭壇和清朝期間的陶塑等。 該廟曾於1888和1973年重修,最近的一次是1988年。農曆二月十三日洪聖誕,水上居民多來參拜,香火鼎盛。 開放時間:上午七時至下午六時 交通 可於灣仔史釗域道乘搭36號專線小巴,經銅鑼灣至鴨洲市政大樓下車;或於香港仔利港中心乘搭27號專線小巴前往。 舊香港仔警署/"蒲窩" 現在大部份居於南區的年青人都認識"蒲窩",它是一所青少年中心,為青少年提供聚腳的好地方;其實它的前身是歷史悠久的警署,亦是除赤柱以外,最早於南區設立的警署。這座舊警署樓高兩層,建於1891年,用紅磚蓋建而成,屹立在香港仔大道近海的一個山崗上,設有報案室、寫字樓、警員宿舍等等。 查詢:2873 2244 (蒲窩青少年中心) 交通 前往舊香港仔警署/"蒲窩",可於中環交易廣場乘坐70號巴士,或乘坐由九龍蘇屋開出的970號巴士,亦可於華貴村、深灣及堅尼地城(北街)分別乘搭51、59或58號專線小巴,抵達湖南街巴士總站後,步行約五分鐘即到達。 黃竹坑大王爺廟 位於黃竹坑南朗山道香葉村,由政府於1982年撥地重建的,該地正是民初大王爺神像被發現之處。黃竹坑大王爺廟白牆金瓦,用三合土建成,外牆鑲有善信奉獻的瓷畫多幅,建築形式較為現代化。正堂供奉高約兩公尺的大王爺坐像,而當年撈獲的神像仍放在神龕之內。內堂設有「報本祠」,予善信安奉祖先神位。 交通 在銅鑼灣摩頓台乘72A巴士或在中環乘搭71或75號巴士前往,於黃竹坑下車,步行約五分鐘便到達。亦可於香港仔乘搭78或48號巴士前往。 珍寶海鮮舫 停泊在深灣的三艘著名的海上畫舫,是南區的一大特色之一。遊人既可以一嘗新鮮美味的海鮮,也可欣賞夜幕低垂、船上的燈飾照得海面一片通明燦爛的美景。 交通 可於香港仔海濱公園旁的碼頭或深灣碼頭附近,乘坐免費駁艇前往。 海洋公園 海洋公園乃全東南亞規模最大的娛樂消閒中心,佔地87公頃,公園由南朗山上延至黃竹坑區。遊人既可嘗試刺激的機動遊戲,又可乘纜車或全球第二長的戶外扶手電梯攀過山頭,參觀全球最具規模的珊瑚礁水族館-海洋館,以及可欣賞海洋劇場的精采海洋動物表演;此外,百鳥居、蝴蝶屋及海濤館等亦是認識自然生態的好地方。另外,公園內的集古村是一個仿古旅遊點,重現了中國十三朝代的歷史,場內更有各種傳統工藝品製作示範及街頭表演。 另外,海洋公園的大熊貓園於九九年五月中旬已正式開放,讓市民可以一睹國寶「安安」及「佳佳」的風采。這對熊貓是中央政府贈予香港市民的回歸禮物,原產四川,是受保護的瀕臨絕種動物。 交通 在金鐘地鐵站乘搭629號巴士或海洋公園專車;香港仔隧道巴士站步行約十至十五分鐘亦能前往。
北區的十個景點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發問:我要下面十個景點的結構、顏色、意義、有關的故事。 1.禾坑私塾鐘蓉書院 2.龍躍頭 3.龍山寺 4,長山古廟 5.鹿頸紅樹林 6.蓬瀛仙館 7.雲泉仙館 8.松嶺鄧公祠 9.荔枝窩客家村 10.八仙嶺及春風亭。
最佳解答:
雲泉仙館 歷史 :一九三八年,日軍蓆捲廣州地區,駐兵西樵山。抗戰期間 , 香港淪陷, 交通阻塞,其弟子未能返南海西樵山祖館賀誕參拜,故在香港設立分館,以接續道教活動,及救濟施賑善舉。 特色:館內以仿古宮殿建築群為主體,更有石林、荷花池、湖心亭、呂祖字碑、道德經臺樓榭、齋堂等。自1986年起,每年秋天更舉行菊花展,吸引市民一家大小前來賞菊。 為不牟利有限公司 ,一切館務由值理會負責執行 。一九七五年,購入粉嶺坪輋新館址 ,至一 九八六年擴建「純陽殿」落成,並舉行第一屆菊花展,從此香火日隆,其後每年皆有舉辦菊展。 中英街 歷史 :中英街本名中興街,原來是一條乾涸的河道。1898年當英國租借新界之時,以潮漲時河流的最高水位作為兩地的分界線。不過,由於沙頭角一帶的河床比較淺,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已經完全乾涸。當時,港英政府並未限制居民往返香港與中國內地,所以河床變成了一條天然的街道,商店都紛紛在河床兩岸設立。 特色:由於中英街位於香港邊境禁區,香港人要進入中英街,必須事先申請通行證。過去從深圳邊界方面進入中英街比較容易,但後來為了有效打擊跨境走私活動,華界方面亦加強了管制外人進入中英街。 意義: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深圳市共管,為陸上邊界一部分。街上中央豎立了界石,標明香港與中國大陸的分界。 龍躍頭 龍躍頭位於香港新界粉嶺聯和墟以北,龍山山腳,麻笏河以東。俗名龍骨頭或龍嶺,該地有山名龍躍嶺,相傳有龍跳躍其間而得名。 龍躍頭是新界五大家族之一鄧氏的聚居處,鄧族原籍江西吉水。鄧季琇(外號松嶺)於元朝末年遷移到龍躍頭,開村(即老圍)立業至今歷800多年,因子孫繁衍而在附近另立村莊,成為現時的五圍六村。龍躍頭的五圍是指老圍、麻笏圍、永寧圍、東閣圍(或稱嶺角圍)和新圍(或稱覲龍圍),六村則是麻笏村、永寧村(或稱大廳)、祠堂村、新屋村、小坑村和覲龍村,五圍六村給沙頭角公路從中分隔。 新界鄧氏是中原士大夫之後,在晉永嘉年間因五胡亂華而南遷,次第經江西吉水、廣西南雄、廣東東莞等地移居到寶安。寶安鄧氏始祖鄧符協於宋徽宗崇寧四年(1105年)進士及第,獲授陽春縣令,官至南雄倅。卸任後舉家落籍寶安岑田退隱田園,建立「力瀛齋書院」,教化一方。再傳四代分為五大房:元英、元禧、元禎、元亮及元和,在東莞興建宗祠「都慶堂」,設置祠產。隨年月推進,各房子孫開枝散葉,分散到東莞、茂名,甚至廣西一帶。元禎及元亮兩房人丁興旺,子孫大部分留駐寶安(後成新安),元禎一系聚居在元朗屏山一帶。而元亮一系除第二房(鄧杞)遷居東莞石井外,其餘各房分佈於新界的龍躍頭、錦田、廈村、大埔頭、萊洞等地。鄧元亮號銑,正六品承德郎,曾任江西贛縣縣令,相傳在靖康建炎間提兵勤王,在亂軍中救出南逃的「幼宗姬」,後將她許配給兒子鄧自明(號惟汲),原來此女是高宗之女、孝宗之姊。光宗即位後,終尋獲其下落,以「皇姑」相稱,追封鄧自明為「稅院郡馬」,並賜地於東莞。皇姑生有四子:林、杞、槐、梓,長子鄧林獲授「迪功郎」,其餘三人為「舍人」。林和杞隨母遷居東莞莫家洞,槐和梓留守寶安。皇姑終年87歲,卜葬於東莞石井獅子嶺。南宋覆亡,元朝統一天下,對前朝遺臣加以迫害,以宋室自居的鄧氏首當其衝,長房鄧林之曾孫鄧季琇(號松嶺),乃四兄弟中的老么,為人耿直,遭迫害變得一無所有,隻身離開東莞,潛逃到龍躍頭圖謀發展。鄧季琇胼手胝足的開墾,開闢了百多畝良田,更將彭氏逐離龍躍頭。鄧季琇中年喪妻後,直到60歲才在龍躍頭續弦再娶,晚年得兩子,只有實安一子存活。明朝洪武年間,國是初定,在全國進行丈量土地以明徵錢糧,鄧季琇被東莞伯何真誘騙,將名下的土地用何真的名義申報以獲取豁免賦徭,當朝廷核實地權時,何真將全部土地侵吞。其後何真因一宗叛逆案被株連,鄧氏才得以收回原有的土地,但鄧季琇早已作古了。 廖萬石堂 廖萬石堂位於香港新界上水上水鄉門口村與中心村之間,為上水廖族最大的祠堂,建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清光緒十七年曾經重修。「萬石」之名相傳廖氏遠祖廖剛及其四名兒子先後於北宋時出任高官,每人俸祿各二千石,合一萬石,後人遂將祠堂命名廖萬石堂以為紀念。 結構特色:廖萬石堂位處龍脈之首,萬石挻拔,翠竹環繞,龍氣集中,分瀉兩旁,廖族於東西方分建顯承堂(應龍廖公家塾)及明德堂(應鳳廖公家塾)兩所分祠。廖萬石堂是傳統三間三進二院式建築,三進分別是前廳、過廳及後廳三部分,分別座落在不同高低的台基上,廳堂由兩個天井分隔。前門外築有照壁(風水牆)以阻擋太陽直射祖先木主,又有風水擋煞的作用,門前有廣闊的院落。大門是褐色,因按《大清律例》老伯姓是不可用朱紅色的大門,門上有門神及如意、吉祥的銅鋪首,大門兩側設有鼓臺,大門兩旁的牆壁用紅粉石製成,具防潮的功能。屋頂以青色瓦片鋪蓋,屋頂之下有精美的木雕簷板,正脊以灰雕和一對鰲魚裝飾,承托的七架樑及斗拱雕刻精美,下以石柱及木柱支撐,整座建築物滿佈華麗的彩塑、木刻、壁畫及泥塑。第一進為「前廳」,台基相對較低,用於接待客人及擺放雜物。前廳正中是由一對高門組成的「檔中」,用以保障祠內私隱,只有在貴賓光臨時才「大開中門」。第二進為「過廳」,上有「澤綿萬石」的牌匾,是議事、慶祝、宴會的地點。中央有四支直柱,內裹稱為「明間」。過廳兩旁的頂部繪有壁畫及詩詞。神龕設於「後廳」,台基最高,供奉祖先牌位,中堂(正廳)上座供奉宋丞相大學士廖光景,中座供奉上水鄉開基祖廖仲傑至四世祖,排列次序是左昭右穆,下座供奉中霤之神。兩翼為「配賢祠」及「配享祠」,分別供奉有功名的祖先及對建祠有功人士的靈位。 用途:每年二月初二鄉中父老齊集廖萬石堂中舉行春祭典禮,春祭後在祠堂外「分豬肉」。下午的盤宴在後廳舉行,只有廖族61歲以上的長者方可參與。平日則用作議事、飲宴、婚喪喜慶等用途,是鄉中社交活動的中心。祠堂必須早晚上香,族例由族中年長男性負責,現已改由上水鄉鄉公所承擔。廖萬石堂近年已定時對外開放給公眾參觀。 鏡 蓉 書 院 鏡蓉書院是少數專為教學用途而建的書室,位於沙頭角上禾坑的客家村內,是該 區李姓客家人於清初建成。初期僅是一所供二、三十人就讀的私塾,至乾隆年間(一七三六至一七九五年)始再行重建,改名為鏡蓉書屋。由於專供教學之用,所以建築頗為簡單但實用,建築物只有兩個廳堂和閣樓,分別用作課室和宿舍。 書屋外形呈長方形,牆身用青磚砌築,屋內用未經燒製的泥磚和夯土作間隔。書 屋於一九九一年被列為法定古蹟後由政府進行全面修復工程,現已開放供市民參觀。 蓬 瀛 仙 館 蓬瀛仙館建成,所以祀全真宗龍門派。仙館源起於自修龍門正宗道人何近愚、陳鷥楷與廣州三元宮主持麥星階道長昔年同遊香江,訪粉嶺安樂村本立園主人李道明,其間遙見眾山疊翠、環繞萬松,地名為雙魚洞、百福村。於朝曦初照時,半山中有五色祥雲浮起 ,有如天然仙境。其 時彼此因感世道之淪胥,此身之遲暮,非尋得淨土無以助潛修。非提倡道教無以挽頹俗,乃發起創建龍門正宗道觀之議。回省後,約同道友梁綺湄、周朗山、蘇壽祺、蘇耀宸、阮禪卿等湊集巨資,籌款購地,向道友馮耀卿戚友讓得雙魚洞山麓,建築道院取名蓬瀛僊館。初期供奉太上老君,純陽祖師,繼後加增供奉邱長春祖師。從此開啟玄宗,闡道揚經。 建館初期,房舍零落,設備簡陋,後得道董阮禪卿、蘇耀宸助以巨款,於一九二九年歲次己巳, 築建東齋為靜室,作修道之所。又於一九五一年春增建西齋,同年冬羅宗虛道長將其靜室讓回仙館,更名南齋。數年間,再增建梅、蘭二亭,俾遊人作遮陽避雨之所,設永思堂俾後人追遠。此其時僊館已為最具規模之香港道教叢林之一。 一九五零年歲次庚寅,採用理監事制,管理道觀,隨即向政府申領得後山地段,增闢園林,在一九五二年歲次壬辰,道侶集資建八角樂善亭 一九五四年歲次甲午,道長張玉階捐建積厚亭。一九五五年歲次乙未年,同人倡議建蓬萊閣、喜雨亭。一九六五年歲次乙巳冬道長麥從福哲嗣捐資建從福亭以紀念先德。一九六六年歲次丙 午,館友踴躍捐輸設建明臺。此時起,蓬瀛僊館由一所私人潛修之道堂蛻變進展為政府註冊不牟利慈善及宗教團體,繼後更修改章則,兼收坤道,建設坤堂,俾女道侶得以入駐潛修功果,更擴建永思堂入祀先靈,建永樂堂、永福堂、積厚堂、先悟堂、永念堂等安厝骨灰龕,歲時誦經禮懺,庶使陰安陽樂。
其他解答:
雲泉仙館 歷史 :一 九 三 八 年 , 日 軍 蓆 捲 廣 州 地 區 , 駐 兵 西 樵 山 。 抗 戰 期 間 , 香 港 淪 陷 , 交 通 阻塞 , 其 弟 子 未 能 返 南 海 西 樵 山 祖 館 賀 誕 參 拜 , 故 在 香 港 設 立 分 館 , 以 接 續 道 教 活 動, 及 救 濟 施 賑 善 舉 。 特色 :館內以仿古宮殿建築群為主體,更有石林、荷花池、湖心亭、呂祖字碑、道德經臺樓榭、齋堂等。自1986年起,每年秋天更舉行菊花展,吸引市民一家大小前來賞菊。 為 不 牟 利 有 限 公 司 , 一 切 館 務 由 值 理 會 負 責 執 行 。 一 九 七 五 年 , 購 入 粉 嶺 坪 輋 新 館址 , 至 一 九 八 六 年 擴 建 「 純 陽 殿 」 落 成 , 並 舉 行 第 一 屆 菊 花 展 , 從 此 香 火 日 隆 , 其後 每 年 皆 有 舉 辦 菊 展 。 中英街 歷史 :中英街本名中興街,原來是一條乾涸的河道。1898年當英國租借新界之時,以潮漲時河流的最高水位作為兩地的分界線。不過,由於沙頭角一帶的河床比較淺,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已經完全乾涸。當時,港英政府並未限制居民往返香港與中國內地,所以河床變成了一條天然的街道,商店都紛紛在河床兩岸設立。 特色:由於中英街位於香港邊境禁區,香港人要進入中英街,必須事先申請通行證。過去從深圳邊界方面進入中英街比較容易,但後來為了有效打擊跨境走私活動,華界方面亦加強了管制外人進入中英街。 意義: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深圳市共管,為陸上邊界一部分。街上中央豎立了界石,標明香港與中國大陸的分界。|||||.南區 社區簡介 南區位於港島南部,面向太平洋,面積達四千公頃,幾佔港島之半。東起大浪灣,西迄薄扶林,包括石澳、大潭、赤柱、舂磡角、淺水灣、黃竹坑、香港仔、鴨洲等地。 南區不少地方都有悠久的發展歷史,中國古籍早有記載南區部分地方名稱,如明朝郭棐編撰的《粵大記》中,所繪沿海地點已載有赤柱、香港等名字。不少古籍更以赤柱、大潭、香港圍(即黃竹坑舊圍)等名字稱呼香港島,可見南區一帶在古代的發展比港島其他地區較佳。 在香港開埠以前,赤柱人口最多,經濟較繁榮,而且,不少外國商人、水手亦是從那裡登陸,故於開埠初期,英國人曾計劃以港島南的赤柱、香港仔和黃竹坑一帶為發展基地。根據在1841年政府所刊登的第二號憲報,赤柱曾被稱為「香港島的首鎮」,可見赤柱當時已有極重要的地位。惜赤柱一帶土地狹少,且有海盜威脅;更重要的是當時井水不潔,更有疫症蔓延,故此英國人決定轉往港島北岸填海發展。 時至今日,雖然南區各處亦成為發展現代工商業和住宅的理想地點,但大部份天然優美的環境和原始風貌仍得以保存,故南區可算為香港其中一個極具特色的地區。 大學堂 樓高三層的大學堂位於薄扶林道一四四號,聳立在一個草木茂密的小山丘上。這一座新哥德式建築物建於港督羅便臣(Hercules Robinson)在任期間(1862-1866),原名「德格拉斯堡」,由許多方形大柱和長廊組成。香港大學於1956年改裝為學生宿舍;稱為大學堂(University Hall)。1995年港府宣布將這座建築物劃為法定古蹟。至今這座堡壘式建築物的歷史已超過一百三十年,仍巍然屹立如昔,並且成為薄扶林區以至整個南區一座極有特色的西式建築。 交通 前往大學堂,可在機場鐵路中環站巴士總站附近的民耀街巴士站,乘坐前往薄扶林道的7,71,91或94號巴士;亦可在地下鐵路金鐘站對面的太古廣場的巴士站,乘坐37A,40或40M號巴士,於薄扶林水塘道巴士站下車。 薄扶林水塘/薄扶林郊野公園 薄扶林水塘一帶景色優美,扶林曲徑就是處於薄扶林一帶叢林間的小徑,當中更有小徑供遊人由中環徒步前往香港仔一帶。 交通 前往薄扶林水塘,可在機場鐵路中環站巴士總站附近的民耀街巴士站,乘坐前往薄扶林道的7,71,91或94號巴士;亦可在地下鐵路金鐘站對面的太古廣場的巴士站,乘坐37A,40或40M號巴士,於薄扶林水塘道巴士站下車。 香港仔水塘/香港仔郊野公園 香港仔水塘是港島四大水塘之一,於1931年建成,位於香港仔水塘道,分為上水塘和下水塘兩部分。鄰近香港仔郊野公園,風景優美,是旅遊人士的好去處。由於香港淪陷期間,區內的林木受到嚴重的破壞,所以水塘區現今所見的青翠林木大多是戰後才種植的。在香港仔郊野公園內設有遊客中心,介紹園內自然生態和歷史,園內更有健身徑、自然教育徑和二次世界大戰遺跡。 交通 前往香港仔水塘/香港仔郊野公園,可在機場鐵路中環站巴士總站附近的民耀街巴士站,乘坐前往香港仔水塘道的7號巴士,或於地下鐵路銅鑼灣站附近的軒尼詩道巴士站,乘坐76號巴士,亦可在地下鐵路銅鑼灣站附近的駱克道,乘坐4C號公共小型巴士前往石排灣巴士總站,下車步行出漁光道,然後沿香港仔水塘道向上步行五分鐘便可到達。 香港仔避風塘 香港仔原為一個傳統的漁村,而香港仔避風塘一直以來都是本地漁民的庇護港,遊人可嘗嘗乘坐舢舨的滋味,在港灣內一遊。大小不一的船隻不但在風暴襲港時到避風塘暫避,還會在農曆新年和傳統節日時,例如庇祐漁民的天后寶誕期間,匯集到來。每年農曆五月端午節,龍舟競渡亦在這裡舉行;傳統認為,熱烈的競賽和祭禮可以趨吉避凶。 交通 前往香港仔避風塘,可於中環交易廣場、地下鐵路金鐘站附近及九龍的蘇屋村分別乘搭70、70M或970巴士,亦可於華貴村、深灣及堅尼地城(北街)分別乘搭51、59或58專線小巴抵達湖南街巴士總站,通過行人隧道到達。 香港仔天后廟 位於香港仔大道一百八十二號,由香港仔漁民於清代咸豐元年(1851年)集資興建。 天后是廣東福建沿海居民最崇奉的神。漁民揚帆出海前都會到天后廟進香求福,而滿載歸港時亦會前往天后廟答謝神恩。為了方便漁民參拜及使天后像面海,眷顧漁民,天后廟大都處於海邊,背倚小坡。香港仔天后廟亦不例外;然而,由於填海發展的關係,香港仔天后廟現已遠離海邊,四周亦已成為繁囂的街道。 廟內保存了不少清代文物,其中最特別者是一個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鑄造的銅鐘,是漁民出海捕魚時撈獲而轉送該廟的。農曆三月廿三日天后誕,香火特盛,更有舞獅和奉獻燒豬等儀式。1961年英國雅麗珊郡主來港訪問時,也曾到該廟參觀。 交通 前往香港仔天后廟,可於中環交易廣場乘坐70號巴士,或乘坐由九龍蘇屋開出的970號巴士,亦可於華貴村、深灣及堅尼地城(北街)分別乘搭51、59或58號專線小巴,抵達湖南街巴士總站後,步行約五分鐘即到達。 鴨洲洪聖古廟 位於鴨洲的洪聖街,是香港仔及鴨洲一帶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古廟。該古廟建於清乾隆三十八年(1733年),為本地居民所建。傳說順德陳村的罟棚漁民,認為能遠航至香港一帶作業,實有賴海神洪聖大王的庇佑,於是委託勘輿家在鴨利洲覓風水佳地,建立洪聖古廟,祈求漁民出海平安。 廟內除供奉主神洪聖外,尚配祀觀音和關帝。該廟至今仍保存不少珍貴的歷史文物。如乾隆三十八年鑄造的一口鐵鐘、光緒十四年製造的祭壇和清朝期間的陶塑等。 該廟曾於1888和1973年重修,最近的一次是1988年。農曆二月十三日洪聖誕,水上居民多來參拜,香火鼎盛。 開放時間:上午七時至下午六時 交通 可於灣仔史釗域道乘搭36號專線小巴,經銅鑼灣至鴨洲市政大樓下車;或於香港仔利港中心乘搭27號專線小巴前往。 舊香港仔警署/"蒲窩" 現在大部份居於南區的年青人都認識"蒲窩",它是一所青少年中心,為青少年提供聚腳的好地方;其實它的前身是歷史悠久的警署,亦是除赤柱以外,最早於南區設立的警署。這座舊警署樓高兩層,建於1891年,用紅磚蓋建而成,屹立在香港仔大道近海的一個山崗上,設有報案室、寫字樓、警員宿舍等等。 查詢:2873 2244 (蒲窩青少年中心) 交通 前往舊香港仔警署/"蒲窩",可於中環交易廣場乘坐70號巴士,或乘坐由九龍蘇屋開出的970號巴士,亦可於華貴村、深灣及堅尼地城(北街)分別乘搭51、59或58號專線小巴,抵達湖南街巴士總站後,步行約五分鐘即到達。 黃竹坑大王爺廟 位於黃竹坑南朗山道香葉村,由政府於1982年撥地重建的,該地正是民初大王爺神像被發現之處。黃竹坑大王爺廟白牆金瓦,用三合土建成,外牆鑲有善信奉獻的瓷畫多幅,建築形式較為現代化。正堂供奉高約兩公尺的大王爺坐像,而當年撈獲的神像仍放在神龕之內。內堂設有「報本祠」,予善信安奉祖先神位。 交通 在銅鑼灣摩頓台乘72A巴士或在中環乘搭71或75號巴士前往,於黃竹坑下車,步行約五分鐘便到達。亦可於香港仔乘搭78或48號巴士前往。 珍寶海鮮舫 停泊在深灣的三艘著名的海上畫舫,是南區的一大特色之一。遊人既可以一嘗新鮮美味的海鮮,也可欣賞夜幕低垂、船上的燈飾照得海面一片通明燦爛的美景。 交通 可於香港仔海濱公園旁的碼頭或深灣碼頭附近,乘坐免費駁艇前往。 海洋公園 海洋公園乃全東南亞規模最大的娛樂消閒中心,佔地87公頃,公園由南朗山上延至黃竹坑區。遊人既可嘗試刺激的機動遊戲,又可乘纜車或全球第二長的戶外扶手電梯攀過山頭,參觀全球最具規模的珊瑚礁水族館-海洋館,以及可欣賞海洋劇場的精采海洋動物表演;此外,百鳥居、蝴蝶屋及海濤館等亦是認識自然生態的好地方。另外,公園內的集古村是一個仿古旅遊點,重現了中國十三朝代的歷史,場內更有各種傳統工藝品製作示範及街頭表演。 另外,海洋公園的大熊貓園於九九年五月中旬已正式開放,讓市民可以一睹國寶「安安」及「佳佳」的風采。這對熊貓是中央政府贈予香港市民的回歸禮物,原產四川,是受保護的瀕臨絕種動物。 交通 在金鐘地鐵站乘搭629號巴士或海洋公園專車;香港仔隧道巴士站步行約十至十五分鐘亦能前往。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