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

香港過去的飲食文化?

發問:

香港過去的飲食文化

最佳解答:

香港自從於1842年變成英國的殖民地後,社會經濟一直都迅速發展。到了現在,香港的旅遊業興旺,香港更成了全世界有名的美食天堂。走到彌敦道,你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各式各樣的食肆。不論是中式、日式、西式或意大利式的餐廳,不難找到。可是你知道那一種餐廳最能顯示本港獨特的中西合壁的文化嗎?原來答案居然是足跡遍佈全港、九新界、價錢低廉、食品種類多元化、不太受我們學生歡迎的茶餐廳。 除了食品外,香港慣用的餐具上,亦是別具一格。餐廳裏你經常會見到餐桌上放滿不中不西的餐具,也可充分看出香港飲食文化的特別之處。現在我將會走到本港的茶餐廳,為大家介紹有特色的東西。或許有些會是你最愛吃的食物,但不知你又有沒有察覺到它們中西合壁的特色呢? 香港的餐具 到茶餐廳,一坐下,店完就會為你遞來餐具。很奇怪:為何又有刀叉,又有筷子?畢竟香港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為了滿足不同國家的人的需要,就只好供應多國適用的餐具了。 筷子,是中國人最常用的食具,其輕巧和挾、挑、舀、扒等功能,遠非西餐食具所能匹敵。至少也比西方人15世紀才發明刀叉早2700年。《史記》載"紂為象箸"《禮記》述"羹之有菜者用梜(筷子)"都說明筷子遠在三千多年前殷商時代已出現。筷子多用竹、木制作。如用象牙、犀角、金、銀、銅、玉等材料制作者,較名貴。 研究發現,用筷挾食,牽動手指、手掌、手臂、肩膀等三十多個關節和五十條肌肉活動,有助於鍛鍊大腦的靈活性,尤其有利於小兒的智力發育。至於西方人常用的刀叉,比起使用筷子簡單得多。 我們是中國人,要學會用傳統的筷子,簡單得不得了。可是對於用慣刀叉的外國人來說,筷子卻令他們笑料百出。我見過一些外國人「企圖」用筷子,結過不出三秒,所有夾著的東西到掉到桌上去了。對於外國人來說,中國人能夠用兩枝竹夾住一隻光滑的蛋,簡直是天才。用筷子的姿勢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就算你自創的辦法有多好,傳統就是傳統,你出街應酬吃飯,還是會被笑。其實中西餐具並存,用以吃不同的食物和滿足不同種族的人,對於香港這國際大城市是需要的。可是總有些人愛「弄巧」,往往導致「反拙」。筆者曾見過有人用叉吃雲吞麵,結果麵條斷掉,雲吞也被叉破,叫人怎麼吃呢?我勸大家還是不要逆其道而行! 茶餐廳篇 茶餐廳,其實即是幾十年前「冰室」的後身。想試試真正「地道」的香港食品,可要到「茶餐廳」了。茶餐廳是100%的香港發明,屬於本地最平民化的飲食場所。事實上,茶餐廳的特色也正正體現了香港人的精神取向和價值觀—速度要快、配搭要多變、價錢要實惠、行事方式中西合壁,總之,要用最快捷妥當的辦法把事情弄好。茶餐廳的出現源於半個世紀以前,殖民地的香港受西式生活習慣影響,一些華人喜歡上「飲西茶」(喝咖啡),但當然不會光顧為外國人而設、收費昂貴的西餐廳,茶餐廳於是應運而生。依此發展而來的茶餐廳食品,自然是中西特色兼收並蓄﹕咖啡和奶茶的口味跟西洋標準不很同,還發明了洋人所沒有的「鴛鴦」。 茶餐廳也確有自己的一套,顧客可以是西裝領呔,也可以是襯衫拖鞋。桌上除了擺放著糖,還有醬油、醋、牙簽、胡椒粉,甚至辣椒醬。壓在桌面上玻璃底下的,是完全屬於香港人亦中亦西的菜單,從蛋撻到饅頭,從雲南米線到意大利粉,從揚州炒飯到葡國雞飯。當然還有香港原創的「鴛鴦」(咖啡混奶茶)、檸啡(咖啡混檸檬)、甚至簡單不過的檸水;而且,海南雞飯可以配羅宋湯、龍(月利)柳沙律可以送油菜,以致「正宗」泰式魚蛋粉、日式拉麵,以及那少不了的各式公仔麵。 還有就是完全港式的麵包:那沒有菠蘿的菠蘿包,加上一塊厚厚的牛油,便成為香港獨創的鮮油菠蘿包,也有與雞沒有關係的雞尾包,均原是西式包點中沒有的;而把中西文化溶合得天衣無縫的,要算那「乾炒叉燒意」(醬油炒意大利粉拌廣東叉燒)了。 大家享受完主菜,總會叫杯飲品吧。「奶茶」、「咖啡」、「鴛鴦」、「阿華田」!就讓我逐一為大家介紹吧。 (I). 奶茶 奶茶,顧名思義,牛奶加紅茶。牛奶源自西方;嚴格來說,紅茶來至西方,但喝茶卻是中國人的至愛。經過多年的流傳及改良,才成為今天啡黃色、香氣撲鼻的奶茶。要弄一杯好喝的奶茶是一點也不易的。在台灣筆者曾經喝過一杯用蓮奶沖的奶茶,老實說,很難喝。就是連奶和茶的分量也不可以馬虎!聽說一杯好的奶茶,紅茶與牛奶最適當的比例為5:1。香港的茶餐廳不但有「學習精神」,更創出「絲襪奶茶」。茶餐廳的招牌絲襪奶茶,是把數種茶葉放進絲襪裏,用絲襪過濾茶渣,使奶茶變得更香滑。那份集幼滑﹑茶香﹑濃郁於一身的味道﹐實在無可取代。很多人說香港大排檔泡製絲襪奶茶,香味濃郁且與別不同,名字更惹人遐想。傳聞曾在兩個小時內賣出二百杯原裝凍奶茶的灣仔金鳳茶餐廳,其江湖地位便相當於鏞記、陸羽,連蔡瀾也大讚其原裝凍奶茶和菠蘿包。何謂原裝凍奶茶?一般凍奶茶、凍咖啡是在沖好的熱奶茶、咖啡上加冰,令其變凍,但所謂原裝凍奶茶,則是把沖好的熱奶茶,放進冰箱冷凍,不再加冰;原裝凍咖啡亦然。初次聽聞時年紀還少,以為絲襪奶茶用穿過的絲襪煲茶,女人腳汗臭味也許會夾雜在茶味之中,所以大排檔吸引很多男性光顧! (II). 咖啡 咖啡製自咖啡豆,咖啡豆最先從牙買加出產。本來它應該只屬於西方特產,可是傳到來香港,經過茶餐廳師傅們的精心烹調,立刻變成本港的「首本名飲」。香港的咖啡,沒有像意大利咖啡或美國咖啡般花巧,有的卻只是那份濃郁的香味---不太苦澀,卻喝得很滋味。又難怪咖啡會使這麼多人上癮! (III) 香港特產---鴛鴦及凍檸檬咖啡 一說到鴛鴦,我可以百分之一百的答你,它是標準的香港發明。它混合了奶茶的香滑以及咖啡的濃郁香味。喝下去,有一點兒酸,一點苦澀…總之是難以形容。 「凍檸檬咖啡」可絕對是香港的茶餐廳才喝得到的詭異飲料,比起鴛鴦更加新奇!冰涼苦澀的咖啡,加上酸到心坎裏的檸檬片,入口後濃烈的酸苦味,再惺忪的雙眼也會變得犀利有神。很可惜它的味道或許年輕人未能接受,快要絕跡香江了。 介紹完飲品,那麼到底有什麼食物? 「乾炒叉燒意」把中西文化溶合得天衣無縫,是不折不扣、此地獨有的「香港風味」。它是用醬油炒意大利粉拌以肥美的廣東叉燒。中西材料俱備,再加上香港的茶餐廳一向以火爐足、鑊氣夠而成名。意大利粉本來沒有什麼味道,可是配上濃郁的醬油和叉燒汁,美味至極點!所以吃下去,意粉份外香滑,味道鮮美。 (IV) 菠蘿包/雞尾包 據說,菠蘿包的由來,是因為香港人嗜甜,認為一團麵團做成的包太「寡」(沒有足夠的味道),於是在包上抹上砂糖之類的餡料,便創造出脆卜卜的金黃色的菠蘿包;而雞尾包則是取其cocktail的意思。戰後物資缺乏,而當時港人對麵包仍不大接受,一些麵包往往即日未能售清,扔掉實在太浪費,於是便有人想到仿傚中秋節過後,把賣剩的月餅改造為雞仔餅的原理,把賣剩的包搓碎,再加進糖變成餡料,於是便創造出雞尾包。這樣一來,除了更適合香港人口味,令銷量提升,也由於雞尾包中間加進了這些餡料,因而減省了麵粉的消耗,可謂一舉兩得。西方的麵包,加上香港人的一點心思,就成為了廣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還有其他餘「腸仔包」、「飛碟」等,也是在外國難得一見的食物。大家可別忘記茶餐廳最擅長弄的蛋撻,原理與麵包大同小異,味道卻一點也不遜色! (V) 燉奶 香港另外一樣獨特的美食,就是甜品點的鎮店之寶---燉奶。其實燉奶有多種不同的做法,薑汁撞奶是其中一個例子。至於這算是什麼中西合壁呢?牛奶固然是純西方食品,可是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它的烹調方法呢?師傅是將原盅放進爐裏「燉」的。中國的「燉」融合了西方的食物,帶出的滋味更多!牛奶並沒有什麼特別,可是燉完後,牛奶形成固體,那時卻滑得不得了。而牛奶本身的香味亦得以保存。當你生暗瘡時,不妨去食碗燉奶,更有助下虛火,總知一定不會介紹錯!!

其他解答:

免費註冊體驗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當年陪伴香港人成長的大牌檔、大笪地等街頭食檔,老字號的酒樓食肆以及各類地道醬油、餅食及特色食品,都成為香港人的集體回憶。過去百多年經濟及社會的急速發展為香港人的飲食文化帶來新的風貌。今時今日,飲食已由過去的簡單果腹,發展到對色香味美的追求;食肆亦由樸實簡陋,以至講求裝潢華麗;菜式由地道口味,到世界各地美食共冶一爐,足以反映香港人飲食態度及生活質素的轉變。 以下有 19 種五、六十年代香港的飲食: 01經典中經典 - 辣魚蛋 據02年8月8日《蘋果日報》報道,香港人每日吃掉55公噸,約375萬粒魚蛋,是學生最喜愛零食的第一位,足見魚蛋的地位。 街邊篤魚蛋是五六十年代產物。當時街邊麵檔價廉,為減成本,便用潮州白魚蛋的下欄,或不太新鮮的魚肉,溝勻再以油炸熟做 不料大受歡迎,成為香港街頭小食的台柱。 基本上,街邊魚蛋檔都是從批發取貨,味道大同小異,要出奇制勝就要靠個汁。好似勁多學生幫襯的「津味」,其辣汁辣得過癮。原來,辣醬乃津味自製,混入咖喱粉,辣得來夠香。而且這 人氣旺,經常大排長龍,魚蛋去貨快,不會浸到無晒味,食落鮮味又彈牙,難怪每天可銷出15,000粒魚蛋,銷量驚人。 02絕版瓦砵 - 砵仔糕 砵仔糕本來是用瓦砵頭盛載,近年早已絕跡。 在深水 找到這檔碩果僅存的瓦砵頭砵仔糕。老闆黃生說砵仔糕是四邑地道街頭小食,酬神祭祖也必備此糕點。 生隆特別自台山運來砵仔做糕。缽頭的的骰骰,直徑只有兩吋,容量小,受火力便均勻,不似大碗因火力不均造成邊硬中間軟的現象。而且瓦砵煮得愈多愈吸味,用舊瓦砵煮來的糕,會特別香些。砵仔糕一啖一個,香滑彈牙,有米香,老闆黃生說他們每天閒閒 日賣出2,000個。 03日賣500底 - 雞蛋仔 五十年代雞蛋仔已經出現。當年小販都用炭爐,手持兩塊重重的生鐵,夾 蛋漿燒。近年的雞蛋仔已轉用石油氣爐,鐵夾也輕了。 「勁辣派甜甜掌門」每日賣出近五百底雞蛋仔,銷量驚人。其雞蛋仔是真材實料落足雞蛋(日用20隻蛋),蛋香十足,焗起的雞蛋仔立刻放風扇前風乾,令外殼脆口鬆化,蛋仍然保持柔軟。這店標明無色素,只見蛋色淡黃,鮮黃得刺眼的必屬加色之作,小心! 05臭名遠播 - 臭豆腐 本來是浙江紹興的傳統小食,在上海一帶處處可見。臭豆腐之所以奇臭無比,全靠把厚豆腐連「臭滷」(發酵液)及水分,放入密不透氣的容器內發酵而成。 街頭好味的臭豆腐已幾乎絕跡,要試的話得去旺角美味食店。這 的臭豆腐很不錯,臭味夠,外面極脆,內 軟綿,難怪蔡瀾、譚詠麟都是捧場客。 06廉價富豪 - 碗仔翅 碗仔翅雖不是真魚翅,但起源卻真的來自魚翅。四五十年代在廟街榕樹頭一帶,街邊檔用俗稱「倒餿水」,即酒家食剩的翅頭翅尾,開豆粉水、落味精、豉油等去賣。今日的碗仔翅當然已由鋪頭自己煲自己調校,沒有魚翅,卻有粉絲。 現時許多碗仔翅入了鋪,呂仔記做的湯芡很薄,不會起粉糰,入口滑膩,湯味鮮,重要是味精下得較少,食完不會渴足一天。 另外呂仔記生菜魚肉的魚肉標榜沒有增加彈牙口感的化學物質,咬落的確不甚彈牙,但魚鮮味夠,魚肉真實感百分百。 很多人都愛把碗仔翅和魚肉兩溝,最終成為街頭小食經典配搭。 07三點三 - 菠蘿包 菠蘿包因有塊凹凹凸凸似菠蘿的脆皮而命名,由細路食到而家,是香港人至愛的麵包。 正的菠蘿包脆皮要脆,包要夠香和鬆軟。樂園就特別做得出色,用糖、雞蛋、牛油、麵粉做成的脆皮,香脆鬆化;包身香味夠,是雞蛋足和加入豬油的效果,包粉筋性夠,非常鬆軟。 樂園在灣仔已有十二年歷史,是不少打工仔「三點三」的蛇竇。樂園的菠蘿包除是香港旅遊協會飲食指南所推介外,明星如鍾鎮濤、許冠文都是捧場客。 08爽甜 - 豬皮蘿蔔 豬皮蘿蔔是五十年代街頭哪喳麵的傳統 。五十年代香港經濟未起飛,哪喳麵一毫子有交易,又平又飽肚,大受工廠妹歡迎。 正的豬皮蘿蔔是不會浸得太腍,豬皮爽口,蘿蔔鮮嫩。靚靚的豬皮軟硬適中,彈牙爽脆。蘿蔔嫩口唔起渣,清爽清甜,配合其秘製麻辣醬更惹味。 09港式甜薄餅 - 糖 餅 在香港至少有八十年歷史,它之所以叫糖 餅,因夾在薄餅的糖 有如一段段 白,是幾十年前小孩子的平價零食。 糖 要由經驗豐富的師傅才做得好。做法是將麥芽糖加熱融化,以棍棒持續拉扯,令它由金黃色逐漸轉成白色,當糖 拉至條狀時就以剪刀剪成一段段,冷卻後的糖 就會變成脆身。 黃大仙的甜絲絲懷舊美食店的糖 餅入口脆卜卜而唔黐牙。薄餅日日新鮮做,又薄又軟,加上糖 和椰絲花生食,能重拾童年回憶。 10鬆化香甜 - 蛋撻 蛋撻陪住我們幾十年,相信好多人小時候都梳過「蛋撻頭」髮型,可知幾深入民心。 檀島蛋撻已有四十幾年歷史,由當年每個三毫子個賣到今日的$4個。檀島的蛋撻有128層酥皮,比普通的100層多,咬落果然特別鬆化香酥。蛋漿蛋味夠,又滑膩,最得人心是甜度適中。 11失傳手製 - 芝麻卷 又名「菲林卷」,是七八十年代在各大茶樓紅極一時的壓軸甜品,近年已買少見少。現在有都是工場大量生產的貨色。 真知味的芝麻卷一直堅持以人手做,芝麻也是自己炒。芝麻卷有7個圈,每一圈也很平均,證明師傅每次倒「芝麻汁」入長形糕盒內,力度、分量也很平均。咬了一口,口感很爽,芝麻味很香濃,甜一點更佳。 12香甜暖胃 - 煨番薯 從前中國村人常把番薯放入灶內,用剛熄滅的柴火灰爐將番薯煨熟。香港四五十年代街邊煨番薯亦是以柴火放在大圓鐵桶內煨,其後才用火力較持久的炭取代。 像位於旺角的陳婆婆煨番薯檔,一年四季也見其 影。平時專賣黃番薯,冬天便加賣當造的紫心番薯。 揀番薯要墜手大條、皮越皺代表煨得熟,太脹則煨得未透,若皮滲出黑糖,即糖分夠多一定美。 13貧窮產物 - 豬油渣麵 豬油渣即是以肥豬膏炸出豬油後剩下的渣,以前的人捨不得丟便用作煮麵,是貧窮年代的產物。 英記的油渣有肥有瘦,再加入冬菇;湯底以豬骨熬三個鐘,加上英姐自打的麵條,即使經長時間泡浸仍有嚼頭。不過,湯底味精仍重。英記營業時間是晚九朝三,夜市很旺場。 14名人捧場 - 沙翁 沙翁是很多人小時候的早餐之一。泰昌的沙翁外脆內軟,掰開會見 面有很多氣泡,難怪鬆軟如棉。老闆歐陽先生說秘訣是用滾水搓粉,炸時麵粉自會鬆開,口感便軟熟。 泰昌每天下午一時開始便不斷出爐,很新鮮,捧場客有周潤發、成龍、關之琳。 15賭仔至愛 - 馬仔 香港六十年代賭馬已大盛,馬迷流行一句「食馬仔,贏馬仔」的意頭口號,馬仔更成普羅大眾的至愛零食之一。其實馬仔叫「薩其馬」,本是喇嘛點心,在清朝時傳入中國。起初馬仔常見於北京的點心鋪,後來才漸漸傳到廣州及香港。 在深水 開業卅年的吳茂記以馬仔出名。馬仔製作不離雞蛋、糖調麵粉搓成糊狀,用漏勺架在油鍋上,將麵糊炸成粉條,然後放在模子中以糖漿黏壓成型。吳茂記的馬仔入口鬆化,有蛋香、糖香和奶香,原來是加入牛奶之故,難怪零舍好味。 16清香軟滑 - 香蕉糕 小時家窮,吃不起矜貴的燕窩糕、雲片糕,只好吃香蕉糕。記得廿年前旺角花園街水靜鵝飛時期奇趣已有得賣,一大盆香蕉糕擺在門前,足足二三百件,一個早上已賣光。廿年後奇趣始終如一,香蕉糕依然大大盆不愁賣,老闆兼師傅的張生親力親為,用熟糯米粉、糖水和香蕉油,一搓即成,秘訣是用暖的糖水令糕身又軟又糯,放一天半天仍可不硬身。香蕉糕的確軟熟香甜,淡淡香蕉油味不搶。 17鹹甜有致 - 麥芽糖夾餅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貧窮小孩的家庭零食是用筷子往手掌般大的小瓦缸挑一圈麥芽糖,夾 兩塊餅乾來吃。近十多年都不見有小朋友吃這種小吃。 找到淘大商場這檔麥芽糖夾餅,是太平梳打餅款式,這小檔開了15年,太平梳打鹹香有致,配合麥芽糖的甜,鬆脆餅乾又有黐牙的糖漿,懷舊的甜美驟至。 18睇戲前必掃 - 鹵味 童年時看電影,入場前必掃一兩串。做法是將生腸、魷魚、雞腎、雞腳等烚熟,染上紅色素,切起串好就賣。沒秘訣沒難度,好或壞取決於新鮮。 新興美食老闆劉生,由於邊檔做到開鋪,30年專攻鹵味,所有材料即日整即日賣,從不隔夜。這 的雞腎和雞腳取自火雞,size比別家大,而且雞腳不新鮮會爛皮。新鮮,點都好食 ! 19永不過時老餅 - 老婆餅 清末年間有個種冬瓜的農夫,因旱災失收而把妻子賣給大戶人家。他用賣老婆換來的錢做生意。並鑽研出以冬瓜茸做餅餡。命名為老婆餅。不料其後老婆餅賺大錢,更贖回他的妻子,此是老婆餅的由來。 據以賣老婆餅馳名的老牌餅家恆香負責人鄭小姐稱,老婆餅無論散賣或嫁女用,銷量都名列榜首。 香的老婆餅如此出名,原因是酥皮鬆化,拿在手已即刻散成碎片,冬瓜茸餡入口甘美香滑。 現時恆香平均每天賣出二萬五千個,證明老餅並未過時。|||||香港飲食文化 香港飲食文化為東方文化及西方文化的交匯所在,發展出了一個揉合中國菜(主要為粵菜)和西餐的飲食習慣,因而被譽為「美食天堂」。作為全球各地人們的匯聚點,日、韓、越南、泰、印度等餐廳於香港均十分常見。但亦有不少外國人都指,雖然在香港可以品嘗到世界各地的美食,這些在美食其實都已經為了遷就香港人的飲食習慣而變了質,從而變得不夠地道。從另一種角度看,這些外來飲食文化亦豐富了香港本地飲食文化。 傳統中式飲食 香港家庭大多以中國菜為家庭菜。雖然粵語族群佔了大部份,但香港的客家(客家菜)人(以新界的原居民尤甚)、潮州(潮州菜)人及上海人亦為數不少。因此,一般香港家庭菜大多混合了各地傳統特色;而米則是每餐的主要食糧。 茶餐廳主要提供速食麵、雲吞麵、米粉、煎蛋、糭子和粥等廉價食物,但部份大型茶餐廳會供應炒粉麵,如干炒牛河、福建炒飯、星洲炒米。雖然這些食物名稱在每一間茶餐廳都是一樣,但真正的製成品會因不同的茶餐廳而有少許的不同。以前,大牌檔曾經是非常普遍的食肆,但是由於嚴苛的衛生條例以及政府不再向公眾發出有關的經營牌照(許可證),大牌檔在港已經面臨絕跡的命運。而不少快餐店也有提供中式食品,例如美心快餐、大家樂和大快活,還有迴轉壽司店。 在餅店及茶餐廳可以找到蛋撻與菠蘿包這兩種中西文化混合而成的香港特色食品。 「絲襪奶茶」以多種茶葉沖泡,用如絲的綿網過濾,再加入奶,是個迷人的文化融合。「鴛鴦」則是香港另一特色飲料──以奶、茶和咖啡混合調製而成。 避風塘原為船隻避風之地,由於大量東南亞食材經此地進口,一些灣仔的餐館便乘勢推出帶有戰後避風塘特式的小菜,一般以海鮮為主,如避風塘炒蟹,辛辣及味濃是避風塘菜的特色。 香港食肆主要集中地包括銅鑼灣、九龍城、蘭桂坊、尖沙咀、跑馬地及中環蘇豪區。由於赤柱的居民以僑居香港的外國人為主,故此此區擠滿了大量海邊酒吧和歐陸餐廳。西貢市、南丫島、流浮山和鯉魚門則以海產聞名。傳統食肆則可到古漁村如長洲和大澳裡尋。 茶餐廳 茶餐廳是一種起源於香港的快餐食肆,提供揉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飲,是香港平民化的飲食場所。隨著香港人口的移動和香港文化的傳播,香港以外的地方也不難找到茶餐廳的蹤影,中國大陸、海外的唐人街等有茶餐廳算是尋常不過。 歷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香港一些住宅區的附近有不少大牌檔,這些大牌檔主要提供油條、叉燒包等中式早餐。戰後,香港受到西式生活影響,由於當時只有高級餐廳會提供西式食物,而這些餐廳收費昂貴、且不太歡迎華人。為了讓更多人以低廉的價錢享受西式食物,冰室及茶餐廳相繼興起。 特色 餐單在香港,茶餐廳遍佈各區,營業時間不定,通常由早上6時至凌晨1時,旺角等繁忙地區的茶餐廳更可能通宵營業。 茶餐廳是一種地道香港食肆,主要顧客是普羅大眾。其主要特色包括: 食品多樣化:茶餐廳供應了中式及西式的食品,更有不少香港獨有的飲食。一間小小的茶餐廳菜單內往往有數十種食物,選擇繁多。 講求效率:茶餐廳一般都不收小費,顧客光顧後自行到收銀處付費。而且不需要等侯,由點菜至結賬都講求速度。每逢午飯時段,地盤工人、貨車司機以至辦公室職員都會同時光顧茶餐廳。不同階層、行業的顧客在茶餐廳內邊吃飯、邊高談闊論、閱讀馬經等,成為茶餐廳的一大特色。 食品價錢相宜:傳統食肆售賣的食品價錢通常比較貴。茶餐廳裏的一頓飯可能只需二十多元港幣,茶餐廳裏的常餐、快餐會包含飲料,或免費提供清水或熱茶。 大牌檔 大牌檔起源自香港,指開設在街邊提供飲食的熟食檔口。典型的大牌檔格局除了流動(或固定)的製造食物的營業攤檔外,還有數圍椅桌在旁,供食客即時食用。 歷史 大牌檔一般開在橫街或巷內,在路邊搭起檔口,並在傍邊擺設檯凳供食客坐下。 大牌檔的名字,起源於早期香港政府發給大牌檔經營的牌照,面積很大,比當時發給一般小販的為大,並需懸掛在當眼地方。於是擁有這個大牌照的檔,就被稱為「大牌檔」。大牌檔又有大排檔之稱,可能是因為大牌檔在街邊一排排地排列而得名(排跟牌在粵語同音),亦可能是誤寫。 早年在中上環一帶有不少大牌檔,包括威靈頓街、禧利街及吉士笠街等。 大牌檔在50至70年代的香港,是市民主要的飲食地方,大牌檔價格相宜,食物選擇又多,因此甚受普羅大眾歡迎,更是香港文化的一部分。 光顧大牌檔,一般須坐在街邊進食,沒有冷氣,也可能沒有上蓋,有的話多是帆布搭建的假屋簷,雖甚有風味,但準備中的食物與用過的碗碟都只能放在街上,而用膳後的碗筷亦常在攤檔,衛生環境比較差。設有大牌檔的街道也令車輛很難通過,為途人帶來不便。 酒樓 酒樓又稱酒家或茶樓,是一種粵式餐廳,起源於廣州。現時酒樓已成為香港的主流飲食地方。現今的酒樓主要會售賣點心,午市和晚市亦會提供炒粉麵飯、小菜及燒味等中式食品。 歷史 酒樓的前身是茶樓及茶室,早於清朝之前經已存在。茶樓主要是喝茶和吃點心的地方,並不會有其他菜式供應。另一方面,從前的酒樓主會提供酒席的地方。由二十世紀初期起,酒樓開始兼營了茶樓的業務,而單純提供點心的茶樓則被逐漸淘汰。如香港中環區的陸羽茶室。 酒樓文化 現時的酒樓已經較少以點心作為招徠。在香港,酒樓一般都會稱呼自己是海鮮酒家,亦有部份酒樓的名稱會加入火鍋或燒鵝,作為它們的招牌茶式。 以前點心只會在早市和茶市供應,但現在通常於午市亦會有點心供應。而於1990年代中期,香港開始出現了「飲夜茶」的風氣,部份酒樓會在深夜提供點心,作為晚市的延續。 酒樓在晚市通常會供應晚飯小菜,一些酒樓亦可舉行各種宴會,例如婚宴、滿月酒、春茗、團年飯等。在香港,近年酒樓舉行宴會業務的競爭力,受到酒店的威脅,不少人選擇在酒店舉行婚宴。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ab61jp14n 的頭像
    xab61jp14n

    香港必買2017

    xab61jp14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